人物
时段
朝代

別集類
總集類
伐逻自在也
布剌拿圆满也尸罗跋陀罗戒贤也曷利他如意也鸠
摩罗什婆童寿也佛陀耶舍觉明也昙摩耶舍法称也 昙摩谶
法丰也昙无竭法勇也菩提流支觉孝也波罗 …… (第 3a 页)
配徙马邑其语如此绝无精义可采又记一小说逝者
昙无谶
至阎罗王所责以诤论不诚心向道送至一
黑门似非好处传亦称后不测所终岂亦为是耶
传又称静蔼者以周武将灭佛 (第 24a 页)
  荅章子敬
得足下书见念拳拳至读三诗则洒然如觌矣二律爽
朗不凡然尚小有查滓古选既极宛缛更自遒劲第饰
奖过涯非仆所敢当耳仆之畏名如城南老母畏佛无
地可避前以野父争席为佳至于足下门生之刺尤令
人愧死生平幸以不登高坐不受人礼拜仅能汲汲徵
引如常不轻比丘谓可忏悔宿业今一旦居此名而无

其实宁不忧入黑门如 昙摩谶
乎更烦转语咸甫兄即
如苏门秦张之属亦只小存前后进意耳十月初二传
脱稿并成和章但不能称塞来美食味之贶知 (第 20b 页)
诤论讥谤生于快
心先觉不能返其迷众圣莫能移其志方将沈弊入邪
之网长沦九流之渊不亦哀哉不亦哀哉天竺沙门
摩谶
者中天竺人婆罗门种天怀秀拔领鉴明邃机辩 (第 21a 页)
  菩萨善戒菩萨地持二经记
祐寻旧录此经十卷是宋文帝世三藏法师求那跋摩
于京都译出经文云此经名善戒名菩萨地名菩萨毗
尼摩夷名如来藏名一切善法根名安乐国名诸波罗
蜜聚凡有七名第一卷先出优波离问受戒法第二卷
始方有如是我闻次第列品乃至三十而复有别本题
为菩萨地经检此两本文句悉同惟一两品分品品名

小小有异义亦不殊既更不见有异人重出推之应是
一经而诸品乱杂前后参差菩萨地本分为三段第一
段十八品第二段有四品第三段有八品未详两本孰
是三藏所出正本也
又菩萨地持经八卷有二十七品亦分三段第一段十
八品第二段四品第三段五品是晋安帝世 昙摩谶

西凉州译出经首礼敬三宝无如是我闻似撰集佛语
文中不出有异名而今此本或题云菩萨戒经或题云 …… (第 23b 页)
  大集虚空藏无尽意三经记

祜寻旧录大集经是晋安帝世天竺沙门 昙摩谶
于西
凉州译出有二十九卷首尾有十二段说共成一经第
一璎珞品第二陀罗尼自在王第三宝女第四不眴第
五海慧 (第 24b 页)
   (首楞严五本为一部作八卷又合一支两竺三/家维摩三本为一部作五卷今沙门僧就又合)
   (二识罗什耶舍四家大集四本为一部作六十/卷贵遂依承以为规矩而金光明见有三本初)
    (昙无谶
译四卷其次崛多译为五/卷又真谛译复为七卷其序略云) (第 22a 页)
昙无谶
法师称金光明经篇品阙漏每寻文揣义谓此
说有徵而雠校无指永怀寤寐梁武皇帝悯三趣之轮
回悼四生之漂没汎宝 (第 22a 页)
  合部金光明经序
金光明经者教穷满字金鼓击于梦中理极真空宝塔
涌于地上三身果备酬昔报之无亏十地因圆显曩修

之具足所以经王之号得称于斯将知能宏赞人其位
难量者也大兴善寺沙门释宝贵者即近周世道安神
足伏膺明匠实曰良才玩阅群经未尝释手可谓瞿昙
身子孔氏颜渊者焉然贵睹昔晋朝沙门支敏度合两
支两竺一百五家首楞严五本为一部作八卷又合一
支两竺三家维摩三本为一部作五卷今沙门僧就各
合二谶罗什耶舍四家大集四本为一部作六十卷非
止收涓添海亦是聚芥培山诸此合经文义宛具斯既

先哲遗踪贵遂依承以为规矩而金光明见有三本初
在凉世有 昙无谶
译为四卷止十八品其次周世耶舍
崛多译为五卷成二十品后逮梁世真谛三藏于建康
译三身分别业障灭陀罗尼最净 (第 26b 页)
地依空满愿等四品
足前出没为二十二品其序略云 昙无谶
法师称金光
明经篇品阙漏每寻文揣义谓此说有徵而雠校无指
永怀寤寐宝贵每叹此经秘奥后分云何竟无嘱累旧 (第 26b 页)
     自传译昙晷笔受
  大涅槃经记(北凉/)
此大涅槃经初十卷有五品其梵本是东方道人智猛
从天竺将来暂憩高昌有天竺沙门 昙无谶
广学博见
道俗兼综游方观化先在燉煌河西王宿植洪业素心
冥契契应王公躬统士众西定燉煌会遇其人神解悟 …… (第 12b 页)
    月二十三日河西王世子抚军将军
录尚书事大沮渠兴国与诸优婆塞等五百馀人共于
都城之内请天竺法师 昙摩谶
译此在家菩萨戒至秋七 (第 13b 页)
   跋石勒问法图
右石勒问法于佛图澄图一段元人遗制也自腾兰来
法轮通流东华无碍时诸比丘亦接现神通而十六国
纷乱之际最盛姑以西来者言之如鸠摩罗什佛陀邪
舍竺佛念之在姚秦菩提达摩之在拓跋魏 昙无忏

在沮渠凉菩提流支之在元魏求那跋陀罗之在刘宋
等或以禅定或以咒术或以翻译随机应缘未可悉称 (第 7b 页)
 (齐且止勿更出金园地属卿树/木属我我自上佛共立精舍)白玉田(后汉书郡国/志蓝田出美)
 (玉张衡西京赋爰有/蓝田珍玉是之自出)咒泉(十六国春秋 昙无谶
随王/入山王渴须水不能即得)
 (谶乃密咒石为出水因赞曰大王惠泽所/感遂使枯石生泉邻国闻者莫不叹伏) (第 18b 页)
凿者也屈原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详哀江南赋)僧徒云集不
远燉煌之城(法苑珠林晋末中天竺沙门 昙无谶
者赍/戒经及优波塞法东渡流沙撮举章条抄)
(出戒本凉州有道进法师者流/闻戒来乃驰往燉煌躬自迎接)学侣 (第 28b 页)
须惠业大人生天应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顗
深恨此言后遂表公有异志公驰出自陈太祖知见诬
除临川内史公以 昙无谶
所翻大涅槃经语小小朴质
不甚流靡品数疏简初学者难 (第 12b 页)
陈。太祖知见诬。除临川内史。公以 昙无谶
所翻大涅槃经。
语少朴质。不甚流靡。品数疏简。初学者难以措怀。乃与沙
门范惠严顾慧观依旧泥洹经共为润 (第 02a 页)
亦是聚芥
培山。诸此合经。文义宛具。斯既先哲遗踪。贵遂依承以为
规矩。而金光明见有三本。初在凉世。有 昙无谶
译为四卷。
止十八品。其次周世耶舍崛多译为五卷。成二十品。后逮
梁世。真谛三藏于建康译三身分别业障灭 (第 08a 页)
叉难陀译华严四十二字地婆诃
罗译华严四十二字三藏般若译华严四十二字不空译华严
四十二字金刚顶经五十字 昙无谶
译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
六十二唱实举五十字(六十二字约以十四音有重见之字故/止五十也有初短次短次长三种 (第 19a 页)
体其不默之旨,未深入者,寻而悟之,以求自清之路。如其已不可喻,吾复其如之何?(《释藏》迹五。) 昙无谶

   昙无谶,
中天竺人,幼出家,以道术惧诛,奔龟兹,后归沮渠蒙逊。至宋元嘉十年,请西行,蒙逊遣刺客杀之。

水赞
涅槃经记

  此《大涅槃经》初十卷,有五品。其梵本是东方道人智猛。从天竺将来,暂憩高昌。有天竺沙 门昙无
谶,广学博见,道俗兼综,游方观化,先在敦煌。河西王宿植洪业,素心冥契,契应王公,躬统士众,西定敦煌, ……丙寅夏四月二十三日,河西王世子抚军将军录尚书事大沮渠兴国与诸优婆塞等五百馀人,共于都城之内,请天竺法 师昙摩
谶译此在家菩萨戒,至秋七月二十三都讫。秦沙门道养笔受,愿此功德,令国祚无穷,将来之世,值遇弥勒,初闻
藏所出,正本也。又《菩萨地持经》八卷,有二十七品,亦分三段。第一段十八品,第二段四品,第三段五品。是 晋安帝
世昙摩谶于西凉州译出,经「首礼敬三宝,无如是我闻,」似撰集佛语。文中不出有异名,而今此本或题云《菩萨 ……者,即是误本也。(《释藏迹》九)

大集虚空藏无尽意三经记

  祐寻旧录,《大集经》是晋安帝世 天竺沙
门昙摩谶于西凉州译出,有二十九卷,首尾有十二段说,共成一经,第一璎珞品,第二陀罗尼自在王,第三宝女,
夫慕道来仪,遐迩烟萃,三藏法门,有缘必睹,自像运东迁,在兹为盛。其佛贤比丘,江东所译,《华严》大部, 昙无谶
河西所翻《涅槃》妙教,及诸释所出四《含》五部、犍度、婆沙等,并皆言符法本,理惬三印。而童寿有别室之衍
,亦是聚芥培山。诸此合经,文义宛具。斯既先哲遗踪,贵遂依承,以为规矩。而《金光明》见有三本。初在凉世 ,有昙
无谶译为四卷,止十八品。其次周世,耶舍崛多译为五卷,成二十品。后逮梁世,真谛三藏于建康译三身分别业障灭陀罗尼最净地依空满愿等四品,足前出没为二十二品。其序果 云:昙
无谶法师称,《金光明经》,篇品阙漏。每寻文揣义,谓此说有徵。而雠校无指,永怀寤寐。宝贵每叹此经秘奥,
释宝贵

  宝贵,周时住中兴寺,师事道安。入隋,在大兴善寺。

新合金光明经序

   昙无谶
法师称:「《金光明经》,篇品阙漏。」每寻文揣义,谓此说有徵。而雠校无指,永怀寤寐。梁武皇帝悯三趣之轮